金秋染韵,文脉流芳。今年是孔子诞辰2576周年,为纪念先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月28日,团甲16社区的孔子学堂开展“赓续文脉 润泽童心——礼敬先贤 启迪未来纪念孔子诞辰日”活动,依托社区益启国学讲堂,搭建起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这场活动不仅是对先贤的追思,更是对中华文脉的接续传承,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少年儿童心中扎根,为基层社区文化建设注入鲜活力量。
团甲16社区孔子学堂,既是文化传播的空间,更是精神传承的载体。素雅庄重的陈设间,处处透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精心打造的文化墙,以“讲堂悟经典、家庭践真知、少年立品行”三大主题为核心,凸显文化传承与品德塑造并重的宗旨。墙面之上,孔子生平事迹娓娓道来,历次国学活动的珍贵剪影鲜活再现。每一处都体现出将历史文脉融入社区生活的用心,让参访者在静默观览中与先贤对话、与传统共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永恒魅力。

“礼者,天地之序也。” 活动当日,一场庄重的拜孔仪式,成为孩子们与传统文化深度连接的起点。身着宽袍广袖的汉服,孩子们神情肃穆,在孔子学堂老师张艳的悉心引导下,一步步完成拱手、作揖、鞠躬的礼仪动作。举手投足间,不仅是对传统礼仪形式的复刻,更是对“尊师重道”“敬畏文化”传统美德的践行。当孩子们的目光望向孔子像,当恭敬的礼仪落地生根,传统不再是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成为可感、可行的精神滋养。这场仪式,悄然在少年心中种下“敬先贤、传文脉”的种子,让文化自信的根基在启蒙阶段便扎得更深、更牢。

拜孔仪式落幕,《论语》共读环节随即开启,将活动推向文化浸润的深处。孩子们围坐一堂,在张艳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论语》的智慧世界。张老师摒弃晦涩的解读,以“小故事讲透大道理”的方式,让经典变得鲜活易懂: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引导孩子领悟“学思结合”的治学之道;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里,启发孩子理解“推己及人”的处世准则。课堂上,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时而专注聆听,时而踊跃提问,与老师、同伴碰撞思想火花。在互动交流中,《论语》中的智慧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转化为指导生活的准则、滋养心灵的养分,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不是过时的古董,而是活着的智慧”。
一场活动的落幕,是文化传承新的开始。此次纪念孔子诞辰日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与道德认知,为少年儿童成长注入了“文化基因”。未来,团甲16社区将持续以孔子学堂为平台,进一步拓展“国学课堂”“传统技艺体验”“文化主题实践”等多元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在基层社区扎根、生长、焕新,既滋养居民心灵,更培育时代新人,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社区力量。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