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位于鲁西南腹地,有着“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美誉,这里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这个人文毓秀的地方,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便坐落于此。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济宁市戒毒所)以修身立志、怡情养性、健全人格、追求成功为主要目标,在民警职工、戒毒人员中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儒学思想,心存敬畏,培养和增强自身意志力,使其能够从内心把握、控制自己,不沾毒品。而这一过程中,济宁市戒毒所民警全顺民以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一、坚持文化育警,履职善做善成
文化育警,铸就忠诚警魂。文化育警,催人奋进。该同志认真履行各项职责,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创新载体,突出特色,持续推进,营造氛围,构建具有民警特色的警营文化建设体系,凝聚警心、熔铸警魂,激励斗志、鼓舞干劲,为队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邀请济宁市市直机关宣讲团来所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专题报告会,邀请知名国学专家来所进行传统文化授课,组织党员开展朗诵比赛、党史教育知识竞赛、走进中国共产党章程石刻展馆、古泗河九曲苑党员教育基地,观看红色影片和主题展览等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指示精神,利用济宁地处孔孟之乡的区位优势,在中国孔子基金会的指导下,建立了全国监狱戒毒系统第一所孔子学堂,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习,在追根溯源中汲取前进力量,筑牢忠诚警魂。与市书协联建了书法教育基地,市图书馆在戒毒所内设立图书分馆,并定期派流动图书车来所供干警借阅。按照“一层一特色、一队一品牌”原则,在办公楼墙壁两侧,精心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墙、廉政文化墙等,把警营文化修心、廉政文化净心、党建文化正心、法治文化安心和传统文化养心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员民警思政教育,丰富教育内涵。在戒治区树立孔子石雕像,以儒家文化“五常”和“六艺”命名道路和楼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民警立足岗位,不忘初心,忠诚担当。同时积极参加“吹响青年文明号,创建文明典范城”创建活动,发挥年轻民警在志愿服务中的主力军、先锋队作用,扎实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义务植树、医疗义诊、禁毒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拨云行动”禁毒宣传教育先后获评 2023 年济宁市“志愿你我美德济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和 2023 年度济宁市社会科学工作创新“十佳”案例,市委政法委将此做法以简报的形式向全市推广。
二、注重知行合一,强化道德重塑
毒品之害猛于虎,吸毒人员也知道毒品带给自己和家庭、社会的危害,害人害己,可是为什么戒毒有难度,有些还屡戒屡吸,不能把戒毒承诺坚持到底,主要是生理上有需要、心理上有依赖,说到底也就是意志力薄弱不坚强,在没有强有力的外界监督下,经不起毒品的诱惑。传统文化的目标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第一位的,强调的是自重、自警、自省,慎独、慎微、慎友。从柳下惠坐怀不乱到天赐颜回一锭金,外财不发命穷人以及曾子杀猪等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人意志力、道德观念的锻炼和约束。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血脉和精神基因,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大激荡中大碰撞中站稳脚跟的“定海针”,也必将成为戒毒人员坚定信念,彻底戒除毒瘾的“加速器”。
为此,他积极创新思路,针对济宁区域优势,深入探索以儒学为代表的国学文化教育在戒毒中的作用,创出自身戒毒品牌“孔子学堂特别家书”,做到基本环节不缺少、重点要求不变通、措施目标不走样,完成时限不延后,把“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通过用国学文化来熏陶、浸染戒毒人员被毒魔控制的心灵,使他们重新孕育出对家庭对生活的希望,增强戒毒自觉性。由于长期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挽救戒毒人员,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孔子学堂先后被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评为特色学堂、最具影响学堂和最具人气学堂, 先后被评为省级“青少年维权岗”、省级“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市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基地、市级法治普及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济宁市戒毒所孔子学堂志愿者团队被共青团济宁市委、济宁青年志愿者协会表彰为“济宁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被济宁市文明办评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参与的禁毒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孔子学堂特别家书》《莫拿青春毒明天》先后在省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奖。参与编写的20余篇戒毒故事分别被《中国禁毒报》《山东青年报》等国家、省市新闻媒体刊发,并被中央政法委、省司法厅等上级部门转发,对广大社会群众起到警醒作用。
三、注重总结提炼,提升自身水平
参加工作近30年,在每个岗位他都勤学善思,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做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他充分利用工作之余,广泛涉猎教育知识,工作中加班加点,不计回报,努力积累实践经验,先后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等证书。同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撰写教育理论文章先后在省司法厅、省戒毒管理局、市社科联等多家单位征文中获奖,多篇调研文章被《中国司法戒毒工作》、《山东戒毒》等杂志刊用,本人也先后入选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戒毒理论研究人才库、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教育矫治专家库、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宣传工作人才库、山东省戒毒科研专家库、省市社科普及专家库等。
1月13日上午,嘉兴市山东商会孔子学堂的公益书法老师们走进建...[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