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网上学堂 >习经典

习经典-九游网官方网站入口

2019-01-18 14:13:00             比邻为美公号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白话】 

  孔子说:“岁暮大寒,这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落的啊。” 

  【释词】

  岁寒:寒,大寒、严寒。《尔雅注》:“四时一终曰岁,取岁星行一次也。”古注以“岁寒”比喻乱世、事难、势衰,均通。 

  凋:凋零,凋落,凋伤。《五经文字》:“凋,伤也。”钱穆:“凋在众木之后,曰后凋。”凋,亦或作“彫”,义仍为“凋”。今依《论语集释》《史记》等用“凋”。张栻:“松柏之质坚刚矣,独于岁寒之时而后,人知其后凋耳。”钱穆:“松柏亦非不凋,但其凋在后,旧叶未谢,新叶已萌,虽凋若不凋。”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喻君子也。 

  李炳南曰:古注以岁寒比喻乱世,松柏比喻君子。在乱世时,小人变节,君子不改操守。 

  白石钱氏曰:春阳方盛,草木荣华,松柏之生无以异于众草木;至于岁寒,草木零落,而松柏乃青青而犹存,故人知其后雕耳。此喻君子之守道不渝,平时未见,惟于危乱险难之际,斯可见之矣。 

  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 

  康有为曰:《诗》不云乎:“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谢氏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欲学者必周于德。 

  张栻曰:惟当利害艰难之际,则可见其所守者矣。人徒见其临事之能处也,而不知其自守之有素也。 

  徐英曰:孟子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士之坚贞有守者,如松柏之后凋矣。 

  刘宗周曰:后雕见节,非君子之心也;时遭其穷,不得不然。松柏之性,阳春如此,岁寒如此,圣人为世之肉眼者醒耳。 

  《四书反身录》曰:汉唐宋明之末,非无松柏正人,在野则逸遗而不知收用,致其老于穷途;在朝则建白不采,多所摈斥,乃值变故,徒成就了忠臣义士之节。至此虽知某也义、某也忠,亦已晚矣,嗟何及矣。故士而以节义见,臣而以忠烈显,非有国者之幸也。兴言及此,于焉三叹。 

  《论语稽》曰:治平之世,小人禄位或过君子。及国家多事,内忧外患,唯君子能守正不阿,鞠躬尽瘁,其节操乃见。譬之春夏之交,桃秾李郁,较松柏之坚劲者,尤足悦目赏心;及至霜雪交加,百卉枯落,而所谓秾郁者不知何往,惟有此坚心劲节,足以支持残局,重待阳和,然后知其秉性固自不同也。 

  《四书解义》曰:然必待有事而后,思得君子而用之,岂不晚哉?此圣王所以贵百年之计也。 

  亭林先生曰: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仪,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众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 

  《四书训义》曰:夫子此言,可以表志士仁人之节,可以示知人任重之方,可以著君子畜德立本之学,可以通天下吉凶险阻之故,一感物而众理具焉,在乎人之善体之而已。 

  钱穆曰:道之将废,虽圣贤不能回天而易命,然能守道,不与时俗同流,则其绪有传,其风有继。本章只一语,而义喻无穷,至今通俗皆知,诗人运用此章义者尤广。吾中华文化之历久常新,孔子此章所昭示,其影响尤为不小。 

  【附录】 

  《史记·伯夷列传》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庄子·让王篇》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 

责任编辑:宋睿
相关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