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越千年,文脉贯古今。学习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路上。8月27日,暑假的最后一个周日上午,嘉兴市山东商会孔子学堂再次组织了40多位家长、学生、商会会员、家属以及各届传统文化爱好者冒着酷暑来到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嘉兴美术馆,参观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古代人物画与服饰生活展,这是自去年暑期孔子学堂组织的第四次“盛世修典”专场学习。
本次活动特邀孔子学堂公益讲师、嘉兴学院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嘉兴学院文法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古文字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文献和传统文化研究,陈荣军为师友们作现场讲解。
陈荣军老师不辞辛苦,带领我们第四次参观学习“盛世修典”大系展。这一次,我们在现场听到了更多细节、更丰富的讲解内容。比如以史为线,以画为体---四大版块“久久为功”“千古丹青”“古代人物画与服饰生活”“守正创新”,层层推进,展现了“大系”18年的编纂历程和古代绘画的聚散离合,以一系列经典的山水画、花鸟画、风俗画呈现出生动的古代生活图景与人文风韵。又比如,特色主题版块“古代人物画与服饰生活”包含“五色华章”“古今并置”“大唐意象”“宋韵无尽”“明丽煊耀”“清流回荡”六个单元,讲述了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历程。
陈老师如数家珍,从先秦到汉唐,从圣元到明珠,半天时间,让我们领略了中国千年艺术之美。让人震撼的是,千里江山图被完整地呈现了两倍大小,这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开山之作。此外,乾隆皇帝的御笔鉴真、清朝勇士巴图鲁、唐伯虎的吹箫侍女图、楷书四大家之一的画等,这些原本不会相遇的画作,因为这次展览而得以聚在一起。明代嘉兴收藏家项元汴天籁阁的模型利用数字技术将古画与声光影相结合,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效果。四楼全息影像的沉浸体验仿佛让人穿越走进了古代的山水画中,触摸墙壁并放飞孔明灯,让现场的小朋友惊呼不已。
在古代服饰生活板块,陈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古代服饰的历史变迁。此次展览遴选了与中国古代服饰相关的绘画500余件(套)和近30件(套)文物级古代服饰原件和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古代服饰仿制品,再现了中国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呈现出一部“立体式”的中国古代服饰简史。
在去年首展的基础上,本次展览在细节处亮点频闪。艺术中心环形红墙,印有周文矩的《宫中图》放大线稿及此次展览的主标题,是一幅渐启的大系“第二系”长卷,无不体现了匠心制作。展厅三楼中厅,以全景式呈现精品文物展品,管窥式提取纹样图案及高清画作细节。四楼的《清明上河图》和《姑苏繁华图》分别展现宋代、明代盛景,跨越时空,交相辉映。
上午十一点参观结束了。师友们还沉浸在陈老师的讲解中,站在四楼沉浸式大厅,留恋忘返。参观学习的小朋友比较多,整个过程都很认真听陈老师的讲解,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孔子学堂,通过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学书法、诵经典、兴礼乐、祭先贤、倡民俗、办节庆、评先进、传家风、树榜样、立信仰 ” 等十大系列活动,将文化融入活动之中,将活动融入生活之中,让百姓在生活、学习、工作、交流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让中华文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类文明和谐发展服务。
暑期不打烊,文化天天学:上孔子学堂,来学习现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8月20日晚,一堂传统文化的公开课在老建委驿站如期举行,课程...[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
孔子网app